当前位置:花不残>历史军事>汉家功业> 第224章 大忌
阅读设置 (推荐配合 快捷键[F11]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)

设置X

第224章 大忌(2 / 4)

,这,是,陛下的意思?”

徐衍退后,面色恭谨的道:“小人可什么都没说。”

唐瑁嘴角抽了抽,一个字说不出来。

徐衍等了一会儿,道:“小人为唐公准备了马车,唐公请?”

唐瑁有些艰难的挪动脚步,脸上僵硬的似笑非笑。

走了一阵子,徐衍又道:“唐公,以后再想入京,还请先与小人打声招呼,以做接待。”

唐瑁面若死灰,涌动没有多久的豪情,就在这悄无声息中,被剿灭的一干二净。

徐衍送着唐瑁出洛阳的同时,王允被从天牢转移到了廷尉府。

并没有囚车,而是四周封闭严实的马车,四周是刑曹,廷尉府的差役。

“王允,你该死!”

突然间,不知道从哪里涌出来二十多人,追着马车破口大骂。

“你凭什么裁我!?”

“我犯了什么罪,你要罢我的官!”

“王允,你擅权乱国,罪大恶极!”

这些人,明显是做过官的,一桌话里,斯文得体,骂人都很讲究,更不会像普通老百姓扔石头,臭鸡蛋。

刑曹,廷尉府的差役很紧张,暗自防备着。

马车里的王允,漠然着脸,双眸愤恨难当。

等到了廷尉府,钟繇亲自押送,将他安排到了一间最为干净的牢房。

王允对这些毫无在意,坐下后,盯着钟繇道:“老夫问你,陛下可有立下太子的诏书?”

钟繇皱眉,完全想不到,王允到了这种时候,还是不肯放弃。

稍稍沉吟,钟繇道:“王公,自古以来,东宫便是禁忌,朝臣不可妄言废立,事到如今,又是何必。”

王允冷哼一声,道:“东宫乃是国本,此时不立,更待何时?”

钟繇暗自摇头,道:“陛下没有旨意,不过口头示下,不得再言太子一事。”

王允有些出神,旋即噗通一声跪地,疾呼道:“陛下,糊涂啊……”

钟繇见状,没有再管他,离开牢房。

刚走没几步,便有小吏迎过来,低声道:“廷尉,宫里的旨意下了。”

钟繇不意外,道:“你盯紧王公,不能出任何事情。”

小吏连忙应下。

钟繇出了牢房,接了旨意,便又派人通知刑曹,御史台。

计划明天审结此案。

御史台,刑曹的反应同样快,在朝野瞩目之下,三法司没有丝毫耽搁,迅速商议。

第二天,廷尉府便开审,实则上,罪名早就定好了,王允也认了,只不过是走个形式。

原本钟繇等人还担心王允会翻供,但一切顺利的有些超乎意外。

等钟繇等人定案上呈到崇德殿的时候,刘辩正在与皇甫嵩说话。

刘辩笑容满面,舒了口气,道:“医师已经确定,卢卿家应当没事了,可以熬过这个冬天。”

皇甫嵩躬身,心里却是凝重不减,以卢植的身体来说,也就是这一年半年的事情了。

刘辩喝了口茶,道:“卿家先前说,那李儒投靠了董卓?而董卓正在极力拉拢吕布,吕布与丁原日生嫌隙?”

皇甫嵩肃容抬手,道:“是。陛下,丁原的情势不容乐观,孙坚也不听他号令,臣担心徐州会落入董卓之手。”

刘辩却没说话,看向门外,心里嘀咕道:‘这一幕,是越来越像了。’

不知不觉间,仿佛一切又回到了原点。

皇甫嵩见刘辩久久不言,等了一阵子,道:“陛下,是否做些准备?”

刘辩立马回过神,下意识的嗯了一声,道:“怎么说?”

皇甫嵩看着刘辩,道:“大司马府的建议是,派曹操入琅琊郡,给公孙瓒增兵一万入汝南郡,命徐荣继续向南推进,对董卓形报夹之势。”

刘辩这才彻底回过神,仔细推敲一番,摇头道:“青州甫定,曹操不能离开,决不能给青州乱匪降而复叛的机会!”

“至于公孙瓒,哼,他玩的把戏,还骗不过朕!他手里现在至少有两万人马。”

“徐荣不能继续南下了,朕准备,命他与张辽调防。张辽督兖州军事,徐荣调入冀州。”

刘辩看着皇甫嵩,斟酌着说道。

皇甫嵩当即抬手道:“陛下,这不岂是坐看董卓吞下徐州?”

刘辩淡淡一笑,道:“卿家不用担心,区区董卓,能治他的人太多,朕从来没有将他放在眼里。对了,那袁绍不是手下无人吗?大司马府给汉中去信,将刘备手下的关羽,暂调给袁绍。”

“陛下,真的不做安排吗?”皇甫嵩还是不安心的追问道。

董卓一旦吞下徐州,实力大增。

徐州又是兵家必争之地,让董卓得了这个地方,后果不可想象!

刘辩从容一笑,道:“卿家放心好了,董卓的结局是早就注定的,朕都安排好了。”

皇甫嵩一怔,什么叫做都已经安排好了?

这时,潘隐进来,递给刘辩一道奏本,道:“陛下,廷尉府已经审结,定于明日行刑。”

刘辩翻看看了眼便放到一旁,与皇甫嵩道:“朕向来不认为杀人能解决问题,但有时候,确实可以通过杀人解决其他

上一页 目录 +书签 下一页